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里,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寧靜。3月8日,安慶市通報確診一名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引起的新冠肺炎無癥狀感染者。該病毒傳播力極強、潛伏期短、病毒載量高、病情發展快,對疫情防控帶來嚴峻挑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3月12日,接安慶市衛健委通知,要求我市選派檢驗師緊急馳援安慶市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畢業于東南大學,2014年入職潛山市立醫院,現為檢驗科PCR室檢驗師的涂桂川主動請纓并于當天晚上抵達安慶市投入戰斗,同兄弟單位同仁一道并肩作戰,與時間賽跑,按質按量完成抗疫前線的大量核酸標本檢測任務。小小城有大大愛,平凡的人也有動人的身影。3月21日宿松出現疫情,疫情防控,“疫”不容辭,市衛健委通知她們需火速前往宿松。接到通知后,涂桂川來不及跟家人告別,又匆匆奔赴一線。在完全封閉的方艙實驗室里,核酸檢測是辛苦和漫長的:不停的重復錄入信息、試劑準備、樣本準備、提取、擴增、讀取結果,整個核酸檢測流程環環相扣、嚴謹有序。面對堆積如山的標本,她們不分晝夜,爭分奪秒。面對連續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涂桂川醫生知曉責任重大,她打起十二分精神憑借精湛的業務能力出色完成檢測任務。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里,汗水浸濕層層衣衫,取下面罩那一刻,臉上、鼻梁上依舊被口罩壓出了深深印記。3月24日,當涂桂川醫生忙完宿松最后一批核酸檢測任務,剛從方艙實驗室出來,安慶市疾控中心主任劉敏鴻急忙上前對她們說“接市衛健委緊急通知,所有支援宿松方艙隊員去支援桐城市區域核酸檢測”。他們立即換好衣服馬不停蹄奔赴桐城。 抵達桐城體育館后,隊員們顧不上吃飯與休息,立即開展各項工作。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將檢測結果準確上報。他們分為前處理和檢測兩個工作崗位,實行三班制,涂桂川醫生排的是24:00到8:00的班,連軸轉了三個大夜,人停機不停,24小時收樣檢測,從試劑準備到開蓋加樣,再到核酸提取擴增,最后發出檢測報告,整個操作大家配合默契,充分展示了他們穩、準、快的嫻熟技能。
3月27日結束桐城支援后,28日中午又接到安慶市衛健委緊急馳援上海的通知。在醫務人員的字典里從來就沒有“逃避”二字,她與家人簡單告別后,連夜同戰友們一道坐上大巴車奔赴上海,于29日凌晨三點到達浦東新區抗疫一線。下車后,醫療隊負責人下達了工作任務并強調了工作紀律。因為有之前市里檢測平臺豐富的檢測經驗,29日上午涂桂川醫生和其他縣5位醫生一道穿上防護服帶上防護用品一頭扎進移動檢測實驗室。實驗室里面,不算寬敞的空間里密密麻麻地擺滿了超凈工作臺及核酸提取儀等檢測設備。與相關部門對接上后,樣本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里面,經過嚴格消殺程序后分發到每一個超凈臺。拿起加樣槍的那刻,每一名檢驗人都緊張起來,緊張不是害怕而是一份責任,她們需要對手里的每一份標本精準檢測,是職責也是重要任務。加樣、提取、點樣,上機隊友們配合天衣無縫。此時此刻艙內“槍響”此起彼伏,一管一管又一管,一板一板又一板,看著滿滿的樣本箱,大家都知道任務很重。連續幾個小時的工作,漸漸地汗水濕透了全身,耳朵也被口罩勒得酸麻,哈滿氣的護目鏡阻擋了視線。一直不斷加樣的涂桂川,手指手臂僵硬起來,口渴喉嚨干得難受,最關鍵的是負壓環境讓大家感覺缺氧和悶熱。負責提取和統籌的老師,年齡是隊里最大的,彎腰起身來回穿梭于狹窄的通道。年輕一點的戰友主動負責接收標本擔起各種“苦力活”。老醫生笑稱自己老當益壯給年輕的隊員加油打氣,年輕一點的都成了“拼命三郎”比著賽著主動擔當。就這樣不吃不喝不休息地完成了第一天的“戰斗”。電話里涂桂川醫生說“要做到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無愧人民,無愧使命?!彼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她雖屬90后年輕人,但她憑借著高尚的職業道德,精湛的檢驗技術,嚴謹的工作作風深受單位和同事好評。尤其是在黨和人民需要之時,她能義無反顧、無私無畏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白衣天使“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境界。
檢驗人員在抗疫前線是沖鋒在前的戰士,脫下一身白衣,他們也是父母、丈夫、妻子和子女。他們舍小愛,為大愛,并肩作戰在一起,卻沒有一人后退。她們卻是隔斷我們與病毒之間的一件“不普通”的鎧甲。幾周的日夜奮戰,涂桂川醫生姣好的面容逐漸憔悴,她鏗鏘的步伐逐漸緩慢,她挺拔的肩背逐漸佝僂?!皨寢?,你就是我的超級英雄”,“家里有我,請放心?!奔依锼臍q孩子和丈夫慷慨鼓勵的話語,足以慰藉她疲憊的身心。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在這特殊時期,一襲白衣成為最溫暖的色彩,他們逆行而上,化身大白,心里有擔當和責任,有大愛和格局,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今天戰斗在一線的核酸檢驗人就是值得我們尊敬和驕傲的英雄!愿天下無殃,愿英雄們早日凱旋 。(汪道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