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縣健康脫貧政策解讀
一、351政策
“三保障一兜底” 政策是指新農合基本醫療保障、新農合大病保險保障、民政醫療救助保障和政府兜底。其中財政兜底政策,就是簡稱351政府兜底政策。
“三保障一兜底”保障對象是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綜合醫療保障(351)具體措施有哪些?
(1)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兩降兩升”。一是降低住院起付線。貧困人口在縣域內鄉鎮衛生院及縣級醫療機構、市級醫療機構、省級醫療機構住院,起付線分別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二是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貧困人口在省內住院大病保險起付線降至0.5萬元。三是提升門診和住院補償比例。貧困人口在縣域內醫療機構普通門診和常見慢性病門診就診,免起付線,在年度限額內按病種實際補償比提高至70%和75%;在鄉鎮衛生院、縣級醫療機構、市級醫療機構、省級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合規醫藥費用分別按照80%、70%、65%和60%比例進行保底補償(特殊慢性病住院治療和按照要求逐級轉診的,提高5個百分點)。四是提升大病保險補償比例。補償比例在原有基礎上分別提高10個百分點。起付線至5萬元、5萬元至10萬元、10萬元至20萬元、20萬元以上各段合規費用補償比例分別為60%、70%、80%、90%。
(2)民政醫療救助。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水平按年度住院合規醫藥總費用(含特殊慢性病門診)的10%給予補助。補助金額不得超過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償后剩余的合規費用。
(3)政府兜底。貧困人口在省內醫療機構發生的限額內門診費用、住院(含特殊慢性病門診)合規費用納入政府兜底保障范圍。按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政策補償后,貧困人口在省內縣域內、市級、省級醫療機構就診的,個人年度自付封頂額分別為0.3萬元、0.5萬元和1萬元,年度內個人自付合規費用累計超過個人自付封頂額時,超過部分的合規費用由政府兜底保障。也就是簡稱“351”政策。
二、180政策
1、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障具體內容?
答: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1個年度內門診醫藥費用,經“三保障一兜底”綜合醫保補償后,剩余合規費用由補充醫療保障再報銷80%。這就是簡稱“180”政策。
2、關鍵詞:門診、補充、定額
180政策,僅限于貧困人口慢性病患者治療慢性病的檢查、治療、藥品等門診費用;在“351”政策中,也設有慢性病門診補償政策,所以這個是補充政策;在“351”政策中,慢性病報銷設定了年度費用定額,比如高血壓700元,其它2700元,“180“是對報銷后個人自付部分再報銷,不受定額限制。
四、有關政策說明
1、實行定點管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財政兜底的貧困人口綜合醫保特惠政策,以及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障政策,僅限于貧困人口在省內新農合定點醫院就診,省外醫院,以及非定點醫院的醫療費用,過度醫療費用、非醫療類費用,不屬于合規費用,不納入保障范圍。我縣縣外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包括: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和二級及以上民營醫療機構。
2、實行“一站式”結算。貧困人口在省、市、縣、鄉新農合定點協議住院和縣新農合管理中心即時結算時,持本人二代身份證,新農合補償金、民政救助金和財政兜底保障金,通過該系統一次性結算到位。農村貧困人口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障在縣內縣、鄉兩級醫療機構 “一站式“即時結算。
3、嚴格分級診療。到省內的縣外醫院就診,必須經過縣級二甲醫院辦理轉診手續,而且必須是基本醫保認可的定點醫療機構,否則,不能享受351兜底保障政策。